想去西藏、青海或四川九寨溝或是甘孜色達川西旅行,卻擔心「高山症」?
在出發前,許多旅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我會不會有高原反應?」
其實,高原反應與高山症是同一種現象,只要事前了解成因、症狀與預防方法,多數人都能輕鬆適應高原環境,安心又愉快地旅行。
一、高原反應(高山症)是什麼?
高山症(Mountain Sickness),又稱為高原反應(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是指人體在短時間內進入海拔約2,500公尺以上地區時,
由於氣壓下降、氧氣濃度減少,導致身體出現缺氧的不適反應。
這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在適應高海拔環境過程中出現的自然生理反應。
大多數情況下,症狀輕微,只要放慢節奏、多休息就能緩解。

二、高原反應與高山症有什麼不同?
一般人常把「高原反應」與「高山症」混為一談,實際上兩者幾乎相同,只是用語上的不同。
- 高山症(Mountain Sickness):是正式的醫學名稱,指人體因快速進入高海拔、氧氣含量降低而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也有人會簡稱高反
- 高原反應:是中文裡較生活化、通俗的說法,用來形容旅客在高原環境中感受到的頭暈、胸悶、氣喘等現象。
臨床上,高山症可分為不同程度:
- 急性高山症(AMS):最常見,症狀輕微,如頭痛、噁心、睡不著。
- 高原肺水腫(HAPE):肺部積水,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
- 高原腦水腫(HACE):腦部缺氧導致頭痛、步態不穩、意識混亂,屬於重症。
簡單來說:
「高山症」是正式的醫學名稱,而「高原反應」是同一現象的通俗表達。
不論用哪個詞,指的都是人體因缺氧所產生的生理反應。
三、高山症(高原反應)常見症狀
不同人體質差異大,症狀也不盡相同。以下是最常見的高原反應症狀:
- 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數人的症狀)
- 呼吸急促、胸悶、氣喘(記住不要太緊張,可以與導遊說一下感受)
- 食慾下降、噁心、嘔吐(有嘔吐的時候就要好好注意喔)
- 睡眠品質變差、夜間易醒(不少人會失眠,所以只要條件好的地方,我們都會安排有供氧的酒店)
- 四肢乏力、步伐不穩
若症狀嚴重(如持續頭痛、咳血、呼吸困難、意識不清),
可能演變為高原肺水腫或高原腦水腫,必須立即下撤並尋求醫療協助。

四、為什麼會出現高原反應?
在高海拔地區,空氣中的氧氣濃度僅約為平地的 60%。
當人體吸入氧氣變少,血液中的氧分壓下降,大腦與心肺需要更努力工作。
若上升速度太快或缺乏休息,身體就容易出現急性高山症(AMS)。
主要原因包括:
- 上升速度過快
- 身體疲勞、睡眠不足或感冒
- 體質對缺氧敏感
- 焦慮或情緒緊張影響呼吸節奏

五、高山症(高原反應)預防方法
1.循序漸進地登高
若行程允許,先在中海拔(約2,000~3,000公尺)停留 1–2 天,再進入更高海拔地區。
飛林芝(海達2,900)是一個好選擇
2.避免劇烈活動
抵達高原後的頭兩天,避免跑步、提重物或泡熱水澡,讓身體逐步適應環境。
3.多喝水、避免飲酒
高原氣候乾燥,保持水分有助循環與代謝;酒精會導致脫水並加重症狀。
4.保持平靜心情
深呼吸、放慢節奏,減少焦慮與恐慌,有助穩定呼吸
5.預防性藥物
部分旅客會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丹木斯(Diamox) 或 紅景天膠囊 作為高山症預防。
這些都建議在行前可以在家鄉醫療機構購買好
但不管如何,請務必遵照醫囑,不要自行購買或服用來歷不明的藥物。
6.晚上如需睡好覺,可適度吸氧
若住宿地點海拔較高、夜間睡眠品質不佳,可以開啟供氧系統輔助入睡。
我們安排的旅行團只要位于高海拔地區,且條件允許,皆会安排入住【供氧房】或提供【集中供氧设施】,讓貴賓在高原夜裡也能安心入眠。

7.多吃當地食物、補充熱量
在高原地區,人體為了維持體溫與血液循環會消耗更多能量。
建議多攝取高熱量食物與當地飲品:
- 酥油茶:含脂肪與鹽分,可快速補充能量、減輕口乾。
- 巧克力或糖果:高糖分能迅速補充熱量、維持血糖穩定。
- 溫湯類食物:促進循環、舒緩喉嚨乾燥。
這些食物不僅能幫助身體適應高原氣候,也能減緩頭暈與疲倦感。

8.若感到不適,請立即告知導遊
出現任何頭暈、胸悶、失眠、嘔吐等高原反應症狀時,
請第一時間告訴導遊或隨團醫護人員,
我們的專業團隊會即時協助,提供氧氣、熱飲或安排就醫。
千萬不要自行硬撐,早一點反應,恢復也更快。
六、高原反應發作時怎麼辦?
若出現輕微症狀,可採取以下方式緩解:
- 減少活動量,保持休息
- 使用攜帶型氧氣瓶或吸氧棒補充氧氣
- 多喝熱水,保持身體溫暖
- 適度服用止痛藥或抗暈藥(依醫師建議)
- 去有執照的診所就醫(這點很重要喔!)
若症狀加劇或未改善,立即下降海拔並就醫。
在高原地區,「下撤」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療方法。
七、哪些人容易出現高山症?
- 年長者、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者
- 睡眠不足、身體疲憊或感冒者
- 女性生理期間、或體質偏虛弱者
建議這類旅客一定要去看專業的醫師請求建議與評估,評估後醫生說可以的話,請務必要告知我們顧問幫您備註您的狀況喔!。
🚆 搭火車入西藏會減緩高原反應嗎?

結論:不一定,對部分旅客甚至更不利。
不少人以為「搭火車進藏」能更好適應高海拔,但這是常見誤區。從格爾木(約2,800公尺)之後,青藏鐵路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爬升,夜間跨越唐古拉山口(約5,000公尺)一帶,海拔提升幅度大、時間集中,並非真正的「循序漸進適應」。
此外,車廂雖有弥散供氧或接口供氧,只能緩解不適,並非加壓增氧環境,無法取代人體的自然適應過程。對於不習慣長時間臥鋪火車的外賓或首次進高原者,狹小空間、乾燥、顛簸與噪音,常導致睡眠品質差、疲勞累積,反而提高高原反應風險。
更適合外賓進入西藏的動線建議
- 方案A:直飛林芝(約2,900~3,000公尺,含氧量相對較高、氣候較濕潤),採「先低後高」更舒適。
- 方案B:飛抵拉薩後,前48小時安排輕量行程,並入住供氧房酒店(我們拉薩都是安排供氧房喔)。
- 方案C:若時間充裕,先在中海拔城市(如康定/理塘)過渡1–2晚,再逐步拉高海拔。 改成318進西藏
擔心高原反應?我們已替你想好
行程只要位於高海拔地區且條件允許,我們皆會安排入住【供氧房】讓貴賓在高原夜裡也能安心入眠。
並且在遊覽車前增加醫用氧氣鋼瓶
擔心高原反應? 別忘了「高原旅遊不便險」
若你仍擔心高原反應導致行程中斷,建議出發前加保「高原旅遊不便險」。
這是針對高海拔旅遊所設計的保險!
注意!以上的保單內容每一家公司都不一樣,建議一定要問清楚理賠條件及方式喔
好消息——本公司已為貴賓加贈「高原旅遊不便險」,提供更完善的行程保障。
與「一般旅遊意外險」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公司雖然都有提供高原旅遊保險,但是比較擔心的旅客我們也會建議您自行可以加保家鄉的高原旅遊保險,只要依照保險公司要求領取相對應理賠文件就可以領兩份補助理賠喔!
差別是高原旅遊保險是針對「高原反應」所產生的風險而設計。
一般旅遊意外險(或海外醫療險)多半以意外事故或疾病為理賠觸發,但高原反應是身體對低氧環境的生理反應(適應過程),大多不會被視為「意外」或「疾病」。
因此,一定要投保高原專屬旅遊保險(或含高海拔條款的增額方案),才會對應提供較完整、較友善的賠償。
關於「班機延誤等不便險」
不便險(班機延誤、行李延誤等)是否適用高原地區行程,各家規定不一。
投保前請務必詢問你的保險業務專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