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拉薩城中,陽光潔白、天空湛藍,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酥油香與柏木煙氣。
這不是幻覺,而是西藏最獨特的氣味——來自藏族古老的祈福儀式「煨桑」。
而當你循著這縷白煙,走進香火最旺、財運最靈的扎基寺(Zha Ji Si),你將會發現:這裡的煨桑,不只是焚香供奉,更是一場與天地、神靈、人心的對話。
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整認識「煨桑」的文化意涵、步驟流程,並手把手教你在扎基寺如何參拜、如何求財、如何讓願望隨煙升起。
一、什麼是煨桑?藏地煙霧裡的祈願語言
「煨桑」源於藏語“bsang”,意為以煙淨化、以香獻供。
早在佛教傳入前,藏族的本土苯教就有以燃煙祭天、驅邪祈福的傳統。後來這儀式被藏傳佛教吸納,成為藏族人生活中每日的祈願習俗。
在清晨的拉薩,你會看到屋頂上、山口邊、寺院院落中,都升起一縷縷青煙。那不是煙囪,而是藏人點燃杜松、柏枝、糌粑、酥油的煨桑之火。
煙霧升起的方向,被視為與天神相連的橋梁。
他們相信——煙越純、心越誠,願越能達天聽。

煨桑的象徵意涵
- 淨化空間與人心:驅散晦氣,讓一切回歸清淨。
- 感恩與祈福:對自然、山神、護法神與祖靈的敬意。
- 聚集“拉”:藏語中意為「福氣」「運勢」,煨桑被認為能聚集福德能量。
- 通達願望:煙是願望的載體,讓心願隨風傳達天界。
煨桑的材料
| 材質 | 象徵意義 |
|---|---|
| 柏樹枝、杜松 | 主料,氣味清香,象徵生命力與淨化能量。 |
| 糌粑(青稞粉) | 代表食物供養,感恩天地賜予。 |
| 酥油 | 延續火焰與香氣,象徵豐盛與福報。 |
| 藏香粉與藥草(甘松、崖柏等) | 強化香氣,驅邪祛穢,帶來清淨能量。 |
| 茶葉、水果、糖 | 作為附加供品,表達真誠與願望甜美。 |
禁忌:煨桑忌用辛辣、帶刺、腐壞、或氣味刺鼻之物,因為煙氣被視為傳信的橋樑,必須保持潔淨與純粹。

在拉薩這片被稱為「神與人共居的高原」上,煨桑的白煙不僅在寺廟間飄散,也早已融入當地人的日常信仰之中。
若你也想親眼見證這份虔誠與祝福的力量,
CITS 中國國旅 特別在行程中安排了參訪香火最旺、最靈驗的財神廟——【扎基寺】。
這裡是許多藏人每日清晨的第一站,
你可以選擇在現場購買「煨桑材料包」(通常包含柏枝、藏香、糌粑等),
親手投入香爐中體驗煨桑的儀式。
看著潔白的煙霧升起,那一刻,無論祈求財運、平安還是心願成真,都會成為你旅途中最神聖也最難忘的片刻。
三、扎基寺是西藏最靈驗的「女財神」之地

在拉薩城北的半山腰,有一座香火不絕、擠滿信徒的小寺廟——扎基寺(Zha Ji Si)。
這裡供奉的主神是扎基拉姆(Zha Ji Lhamo),又稱「女財神」,是西藏唯一一座以財神為主祀的佛寺。
扎基寺的傳說
相傳,扎基拉姆原為一位世間女王,後來化身為護法女神,誓願守護眾生財運與平安。她外貌威嚴——黑面、吐舌,卻心懷慈悲,被視為「賞罰分明」的財神。
藏人相信,只要心誠,扎基拉姆會庇佑人們事業順利、財源廣進。
為什麼周三最靈?
當地有句俗語:「周三拜扎基,錢財自然來。」
傳統認為周三是扎基拉姆最「醒」的日子,因此每逢週三清晨,信徒與遊客都會湧入寺院,排長隊上香、煨桑、獻酒、奉哈達。香火鼎盛,氛圍震撼。
四、扎基寺參拜與煨桑全流程
以下為整合當地實際習俗、信眾經驗與文化背景後的「完整步驟」,可直接使用於導覽文章或實際參拜:
到達時間
建議早上 6:00–8:00 前往,避開人潮高峰,體驗最純粹的氛圍。
若想感受最強香火旺氣,可挑戰週三清晨的「財神日」。
購買供品
以下供品大門口或是進去的寺廟內都有販售,也不會到天價太貴,所以不需要大老遠買一堆東西帶過來喔!

必備「三寶」+可選配:
| 物品 | 功用 | 建議/必要性 |
|---|---|---|
| 白酒 | 扎基拉姆喜歡烈酒,象徵誠意與財運流通。 | ★必備(女財神核心供品) |
| 哈達(白或黃) | 敬獻神靈,表達感恩與祈願。 | ★必備(進殿時需獻上) |
| 藏香 | 供煨桑與上香使用,連接願望與神靈。 | ★必備(煨桑、上香皆需) |
| 酥油(可選) | 可添入酥油燈或煙爐,增加香氣與誠意。 | 可選(誠心者可加) |
| 小額人民幣紙幣 | 用於禮佛、功德箱或布施。 | ★必備(1 元、5 角最實用) |

煨桑儀式-祈願與淨化的開端

進入寺門前,你會看到右側有一座大型煨桑爐。
這是整個參拜流程的「起點」,象徵向天祈願、迎福化穢。
1.取出藏香與柏枝,投入爐中燃燒。
2.取少量糌粑或香粉灑入火中。
3.用柏枝蘸清水向煙火揮三次(代表驅邪淨化)。
4.雙手合十或胸前祈願,心中默念願望——可為財運、健康、事業或家人平安。
5.感受煙霧上升,深呼吸一口藏地的香氣。
👉 小知識:煨桑時煙越純白、升得越高,象徵願望越容易傳達。
上香與入殿參拜-扎基拉姆女神朝拜流程

1.點香朝拜
面向主殿方向,點燃藏香,不必拆散香束。
順時針方向拜東、南、西、北四方各三次。
2.進入主殿奉酒
排隊進殿後,先將白酒交給專門僧人,他們會集中倒入供奉桶,象徵「共享財富」。
3.獻哈達與叩拜
跟隨隊伍移動至主神像——黑面吐舌的扎基拉姆女神前。
將哈達遞給僧人掛上或自行放在台前,雙手合十、額頭輕觸供台,以示敬意。
4.禮佛轉經
順時針繞殿一圈,在沿途佛像前貼上一張小額紙幣(先貼額頭再放入功德箱)。
這動作象徵「以財布施得財」。
5.續訪其他殿堂
主殿之外可參拜白度母殿、觀音殿、二樓佛堂。若攜帶飾品或紀念品,可至法物流通處請僧人開光加持(隨喜捐贈)。
💰 扎基寺小金卡|最受歡迎的開光紀念品
參拜完主殿後,不妨前往寺內的 法物流通處(入口右側可見),那裡販售各式扎基拉姆相關的加持物,其中最受信徒喜愛的,就是 「小金卡」。
這張金色卡片上印有 扎基拉姆女財神像 與藏文祈福經文,象徵財運與福氣隨身守護。每張卡片皆經過寺內僧人誦經開光,攜帶在錢包、包中或工作桌上,都被認為能守財、聚財、保平安。
購買方式:
- 地點:扎基寺內法物流通處(主殿旁)
- 價格:約人民幣 30~50 元不等(依材質、樣式)
- 建議:可請僧人現場加持,或隨喜布施請求誦經祝福
使用建議:
- 隨身攜帶於錢包、名片夾或包內,可作為財神守護符
- 放於收銀台、書桌或保險櫃,象徵聚財守運
- 若有舊卡,可帶回寺內再行焚化或交由僧人處理,象徵功德圓滿
🔸 小金卡不僅是一份紀念,更是信仰與祝福的延續。讓財神的護佑,隨你同行。

求財加持與祈願重點
- 心誠最靈:無論金額多寡,真誠才是關鍵。
- 願要清楚:在心中默念「願我事業順利、財源滾滾、家人安康」。
- 布施有度:藏族信仰重“隨緣布施”,金額不在多,心意最重。
- 可帶走哈達或香灰:象徵吉祥,可放於皮夾或居家神位。
- 參拜順序不可逆:寺內行走請遵守順時針方向。
五、參拜後的小貼士與文化提醒
- 拍照:主殿內嚴禁拍照;外院與香爐區可拍但應尊重他人。
- 態度:保持安靜、勿插隊或觸摸佛像。
- 著裝:避免背心、短褲、短裙;建議長袖長褲。
- 高原反應:西藏屬於高原地區,扎基寺也是,所以記得動作放慢,避免劇烈運動。
- 零钱準備:帶足 1 元與 5 角紙幣。可以問問導遊能不能跟你們換~
- 最佳時間:週三清晨最靈;週末香客亦多,平日午後相對清幽。
- 不求有形,求心安:財運、健康、智慧、愛——願皆隨心所願。
六、煨桑與扎基寺:財神與煙霧的交響
在扎基寺,煨桑不僅是淨化與祈願,更是一種「開啟運勢」的象徵。
藏族人相信,煙是「財氣」的象徵。當煙升起、香氣飄散,就像將福德、善願與財運同時送上天界。
所以,你會看到:
- 當地商人清晨前來煨桑祈求生意興隆;
- 各地的旅人默默合掌,希望未來順利;
- 老人靜坐煙旁,只為感恩過往與平安。
這份真誠與純粹,使得「煨桑」不再只是宗教儀式,而成為一種藏族精神的縮影——敬天、愛人、惜福。
七、讓願望隨煙升起,讓財運隨心而來
走進扎基寺,你會感受到西藏的另一面——
這裡不僅神聖,更有一種讓人放下慾念、重新連接自我的力量。
煨桑的煙霧提醒我們:
心若純淨,願望自會被聽見;
行若誠懇,福氣自然會聚。
在煙霧中放下煩憂,
在女財神前許下心願,
在拉薩的陽光下,帶回屬於你的那份好運與平安。
扎基寺煨桑祈福——一場與天地的對話。
煙起之處,願福氣隨風而來,財運與祝福同升。



